保护区编号

35FQ1000

地质遗迹编号

JDFQ1006

地质遗迹名称

清流人化石

照片号

JDFQ1006

地理坐标

经度:117°02′10.20″

地质遗迹类型

古生物大类、古人类化石、清流人化石

纬度:26°00′52.60″

高程:300m

基础数据

长度:

宽度:

高度:

备注

现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

地质遗迹描述

“清流人”出土于福建省西部的清流县沙芜乡洞口村的安沙水库北岸陡峭崖壁上的狐狸洞中,共发掘六枚人类牙齿,这六枚人类牙齿是福建境内迄今唯一有确切地点和层位的人类化石。“清流人”的发现,对于中国古人类学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填补了晚更新世晚期福建地区的一个空白,为大陆古人类向台湾迁移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为大陆与台湾古人类同根同源提供了证据。

这六枚牙齿现均收藏在福建省博物馆。后发现五枚人类牙齿,保存状况不理想,突出地表现在齿冠磨耗严重,于形态观察和比较有些不利。

实景照片

清流狐狸洞的人类左下第一臼齿化石素描图(A.咬合面;B.颊面;C.舌面)

保护等级

国家级

科学价值

自然完整性

较完整

稀有性

稀有

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观赏价值

一般

环境优美性

较好

通达性

保护现状

已保护

建议保护措施

收藏于博物馆

调查人:黄茂鸿、卢传亮、孟耀

审查人:陈剑文

调查时间:2015.6.13


保护区编号

35FQ1000

地质遗迹编号

JDFQ1007

地质遗迹名称

古人类活动遗址(狐狸洞)

照片号

JDFQ1007

地理坐标

经度:117°02′10.20″

地质遗迹类型

古生物大类、古人类活动遗址、清流人活动遗址

纬度:26°00′52.60″

高程:300m

基础数据

长度:20m

宽度:4m

高度:5m

备注


地质遗迹描述

在距今1万年前的白马山地区,生活着一群“清流人”,他们以守猎为生,他们把白马山发育的岩溶洼地垂直落水洞、漏斗作为猎物的陷井,对当时众多的西藏黑熊、獾、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犀、野猪、小猪、水鹿、獐、水牛、山羊、熊、鹿、猕猴等动物进行围追堵截,驱赶这些动物掉入“陷井”。有些漏斗深达数十米,不仅猎物难以获取,人也难免不慎掉入死亡。另外,生活在洼地的古人类,其死亡后,也将被地表水流冲刷搬运至漏斗和落水井中。这些动物和人的骨骼再经过岩溶地下水流冲刷搬运,其细小的碎片、牙齿便同泥砂一起沉积在狐狸洞中,形成了当今的“清流人”化石。

狐狸洞洞口高程300m,洞深约20m,高5m,最宽4m,略呈一袋状,是典型的溶洞景观。同时是福建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发掘地,1988年5月在洞内发现晚期智人下臼齿一枚,同年12月又发现华南巨獏等哺乳动物化石。1989年11月正式发掘,又发现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及18种动物化石。它的发现填补了福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把福建人类活动历史推至一万多年前。因此狐狸洞群又称“八闽历史第一洞”和“闽人之源”。

实景照片

保护等级

国家级

科学价值

自然完整性

完整

稀有性

稀有

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观赏价值

一般

环境优美性

较好

通达性

保护现状

已保护

建议保护措施

保持自然状态

调查人:黄茂鸿、卢传亮、孟耀

审查人:陈剑文

调查时间:2015.6.13


保护区编号

35FQ1000

地质遗迹编号

JDFQ1008

地质遗迹名称

哺乳动物化石

照片号

JDFQ1008

地理坐标

经度:117°02′10.20″

地质遗迹类型

古生物大类、古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化石

纬度:26°00′52.60″

高程:300m

基础数据

长度:

宽度:

高度:

备注

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8目20种

地质遗迹描述

狐狸洞除出土六枚人类牙齿外,还采集到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哺乳动物化石群包含8目20种,其中有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犀属于灭绝种,约占18%。

该动物群灭绝种的比例大致和周口店山顶洞动物群相当。从动物群面貌看,应属于晚更新世我国华南地区该期广泛分布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分。其成员表明该时期是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山地森林生态环境。为重建华南地区晚更新世古地理环境提供良好的研究场所。

实景照片

保护等级

国家级

科学价值

自然完整性

较完整

稀有性

稀有

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观赏价值

一般

环境优美性

较好

通达性

保护现状

已保护

建议保护措施

收藏于博物馆

调查人:黄茂鸿、卢传亮、孟耀

审查人:陈剑文

调查时间:2015.6.13